01
杭州设计
Designers Of HangZhou
谈及中国室内设计,杭州永远占有重要篇幅,这么多年来,杭州设计人才辈出,从60后的陈耀光、陈林、陈奕文,到70后的谢天、叶飞、陈飞波、张建、林森、蒋建宇,再到80后的朱晓鸣、徐梁、沈墨等,都以各自的方式共筑杭州室内设计的精彩的面貌。
众所周知,中国的室内并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系统地梳理一个城市的室内设计发展史因此也变得非常困难。
建构一个地区的设计发展历史,关键性人物成为无法绕开的话题,因此通过代表性人物的访谈去勾勒杭州设计多元而丰富的面貌成为可能。
我们希望摒弃门户之见,以尽量客观的态度,去报道当下的杭州室内设计图景。在此,特别感谢大自然地板对本次系列采访活动的大力支持。
02
访谈节录
Designers Of HangZhou
id+c:请问,你如何看待杭州设计?你认为杭州设计有没有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识别性的特征?
“对于一个区域级的行业环境来说,我觉得关键在于追求什么,如果我们单纯以物质或者某一些量化的指标来作为行业发展的追求,它势必会走入一个死胡同。
杭州设计我觉得好的地方在于,无论是行业竞争也好,比拼也好,或者相互的交流也好,大家似乎是把所有对于设计的追求都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面,这样就让行业有了一种近乎于信仰的凝聚力,大家就会把设计做得好,当做行业发展的唯一衡量标杆,而以这种非物质的标的来进行衡量,就能让行业活力更强,这是我认为杭州设计跟其它圈层的不同的一个点。”
id+c:我们知道,杭州民间设计团体很多也很活跃,请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些设计师组织对于行业发展,以及对设计师自身发展有哪些影响?
“这个话题其实是可以延续刚刚杭州设计的土壤环境来说。因为大家是把设计做得好作为了一个标杆,这样价值就更容易被发掘。
我们并不是以所谓的经济目的而聚集在一起的而是想如何把设计做得更好,如果以这样的一个基准点来做设计团体就会容易很多。
像我们江南学社的口号叫做“无彼此,是大家”,只要是热爱设计,关注设计的人,不管你是来自于哪个流派,哪个学院,大家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去享受设计带来的快乐和快感。
社团的每一个成员大家聚在一块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如何通过社团在这个行业之外找到更多的乐趣,找到这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甚至是寻找能够打破行业本身固有的所谓经营业态,然后去开拓更多的市场和战场,让设计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更高,我认为这个是社团需要发展最起码的一个点,或者说应该叫基本点。”
id+c:我听过多次你做的设计分享,在分享中你经常提及你的公司是一个以“观念设计”为主的公司,能否解释一下何为“观念设计”?这对你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我觉得每一个公司有自己非常独到的经营理念,或者说它是对于设计方面的一些逻辑思考。
'观念'这个词其实比较弱,我倒也没有说一定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词去形容它。我认为,特别是在设计之前,它有三个步骤:规划、策划、文化,综合起来看,它是偏向在观念层面的,比如,当我们接到一个项目,我觉得更多可能需要去思考工作之外的东西,一个更好的定性,或者说我为何而为之。
一个好的设计它具有不可取代性,而这个不可取代性就来自于对空间观念的树立,而这个观念就是由文化、策划和规划组成。我们把所有的信息集合在一起,通过团队梳理出一个属于这个空间的精神核心,我认为可能这个就属于观念设计比较重点的部分。
id+c:你是如何理解网红的这种经济以及网红空间的?
“网红这个词其实上现在好像人人喊打,但我认为其实它只是跟随了时代,用了一些时代代码。我经常说一句话叫做“做得了网红,成得了经典”,其实做网红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是成经典就比较难了,现在看来,可能很多网红商业忘了后面半句。
其实,我认为任何所谓的具备有时代感的,或者现象级商业的设计,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都得遵循343法则:没有根基的创造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这种设计的根源不管是来自于传统设计美学,还是从设计体系或艺术体系里面出来,我认为这部分要占到30%;另外40%,是用当下的比较先进的工艺技术去呈现;最后30%,我认为是创想、期盼。
我现在比较反对的一个词叫作“跪舔”,跪舔年轻消费群,我觉得没必要。所谓的网红空间我认为它是去引领,而不是去跪舔,它有绝对的自信。所以,网红空间在我看来是用自己的设计去创造一个绝对有自信的空间,那才叫网红空间。”
03
感谢支持
Designers Of HangZhou
最后,特别感谢杭州20位著名设计师对本次系列采访活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