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方

感恩节期间,应朋友邀请,去他家里参加几户中国人的聚会,一进门,就看见张老师站在那儿,跟几位年轻人在说话,不便打扰,我挥了挥手,就坐到旁边跟几位家长到一起去了。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来帮助带孩子的,拉手、寒暄之后,我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张老师那里,我很想听听他在说些什么,但人多嘈杂,不太听得清楚,只觉得他很投入,说了些好像有关华人的事情。

来美国若干回了,见到的大多是理工男,普遍话不多,有的几乎是问一句答一句,唯独张老师不一样,到底是社会学博士,每一次见面,他都侃侃而谈,说的也都是一些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认识张老师两年多了,前年搬到这个小区之后,就经常看到他和夫人牵着一条小狗在散步,同是中国人,一来二去,自然就熟了。张老师比我小一岁,54年生人,但看上去比我年轻得多。他中等身材,体型匀称,“国泰民安”的脸庞,白皙、细腻,温文尔雅,稀松的头发一概往后倒,眉清目秀,英俊、儒雅。美国人很随意,平常穿戴都不讲究,但张老师一点不马虎,来美国几十年了,还保持着中国人的习惯,衬衫、T恤,总是一丝不苟地扎在裤子里面。

张老师北京人,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父亲曾是《人民日报》驻美首席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经费孝通推荐,来到了美国匹兹堡大学读书。毕业后留在美国,做过老师,开过公司,当过政府顾问,还在华人联合会任过理事长。退休之后,他热心华人事业,一直在写文章、组织活动,呼吁华人觉醒,争取社会地位。

吃饭的时候,我故意坐到张老师边上,就想抓住机会,听听他的高谈阔论。我给他斟了一小杯白,问他最近在忙什么,他告诉我,正在筹办《排华法案》废除80周年纪念大会。说到这个大会,他显得特别兴奋,未等开席,就对我们做了一番宣传。他说,这次大会能在国会山庄召开,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想参加的人可多了,400人的会场,出售350张票,一张80美金,仍然很抢手。说着,他打开手机让我看售票情况,会议12月5号召开,还有半个月,票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这次会议是他发起的,他说,已邀请了一些国会议员、联邦官员、社会领袖,届时出席会议并讲话,看得出来,对这次会议,他是操了很多心的。

张老师不胜力,抿了两口,脸就红了。说到《排华法案》,他问我是否知道赛珍珠,这个名字我听说过,依稀也知道她是一位作家,但具体情况不甚了了。他告诉我,赛珍珠可了不起了,凭着《大地三部曲》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年,要不是她和丈夫组成公民委员会到处游说,后来又亲赴国会慷慨陈词,这部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就不可能被顺利废除。但排华的阴云至今未散,华人遭歧视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我们召开这个纪念大会,目的不只是为了缅怀赛珍珠女士,更重要的是呼吁华人,牢记历史,警钟长鸣。

听他这么一说,我恭恭敬敬地敬了他一杯,他似乎也找到了感觉,话匣子便彻底打开了。他说,美国宪法规定,人人生而平等,权利不可剥夺。刚才我还跟几个年轻人说,华人在美国的贡献,尤其在教育、科技领域的贡献不可小觑,但权利没有得到保障,有的还不及黑人,黑人的利益一旦受到侵犯,马上舆论哗然,而华人呢,受到伤害,一般都忍气吞声,无动于衷。

他说,比歧视更可怕的是忽视。被忽视,意味着当别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完全可以不考虑你的利益,这种现象太可怕了,美国有句    俗语,如果不能在台面上占有一席位置,就必然会沦落为他人的下菜。所以华人一定要觉醒,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争取地位,他主张推动立法维护权利。席间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美国的政治环境,好比下围棋,每个棋子都是平等的,在某个社会问题或利益上,人们都有建立联盟的权利,一个人站出来,其他人围上去,问题解决了,联盟也就散了,下一个问题来了,再围上去,就这样一个一个地解决。在美国,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他还举了同性恋的例子,说是同性恋成功维权就是这么干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一天我真的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回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便连夜写下了这一篇小文。

记住张老师吧,他叫张小彦,一位著名的旅美华人、社会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