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君个人资料
韩志君(1949--),男,汉族,吉林省乾安县人。东北师范大学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国家一级编剧。代表作有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与韩志晨合作)及电影《美丽的白银那》等多部。出版有长篇小说《女人四重奏》、《枷锁》等。
韩志君照片
韩志君人物生平
笔名:子君性别:男
民族:汉族
兄弟:韩志晨、韩志国(著名经济学家)、韩志民
吉林人。先后毕业于东北师大、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历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吉林省文联专业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学员,北京电影学院高级编导班学员,长春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编剧。
现任亚洲电影委员会(AFCN)常务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长影集团第一影视公司总裁。现任山东南山影视文化公司总裁。其兄弟韩志晨为山东南山影视文化公司艺术总监。 著有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电视连续剧剧本《雾·海·帆》(兼导演)、《烽烟飘过的村落》(“冰雪篇”和“风雨篇”,兼导演),电影文学剧本《女性世界》、《越狱女囚》等。电视连续剧剧本《篱笆,女人和狗》获全国飞天奖、金鹰奖及东北金虎奖;《辘轳·女人和井》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最佳编剧奖、飞天奖及东北金虎奖最佳编剧奖;《古船·女人和网》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东北金虎奖最佳编剧奖。他导演的电影作品主要有:《美丽的白银那》、《漂亮的女邻居》、《都市女警官》、《浪漫女孩》、《大东巴的女儿》、《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一座城市和两个女孩》等。这些作品先后在波兰、韩国、俄罗斯、日本、希腊、塞浦路斯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他本人还曾获俄罗斯“阿穆尔之秋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近期,韩志君、韩志晨兄弟正精心打造“新农村三部曲”: 《八月高粱红》、《九月谷子黄》、《十月大豆香》。韩志君从艺历程
韩志君,先后毕业于东北师大、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89年至1991年在北京电影学院高级编剧班深造。历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吉林省文联专业创作员,长春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电影编剧、导演。现任亚洲电影委员会(AFCN)常务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长影集团第一影视公司总裁。1998年经吉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贴。著有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电视连续剧剧本《雾·海·帆》(兼导演)、《烽烟飘过的村落》(“冰雪篇”和“风雨篇”,兼导演),电影文学剧本《女性世界》、《越狱女囚》、《敌后武工队》(上、下部)等。电视连续剧剧本《篱笆,女人和狗》获全国飞天奖、金鹰奖及东北金虎奖;《辘轳·女人和井》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最佳编剧奖、飞天奖及东北金虎奖、《古船·女人和网》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东北金虎奖、最佳编剧奖。他导演的电影作品主要有:《美丽的白银那》、《漂亮的女邻居》、《都市女警官》、《浪漫女孩》、《大东巴的女儿》、《两个裹红头的女人》、《一座城市和两个女孩》、《酒鬼和他的犟媳妇》、《傻爹和他的俊闺女》、《咱村的白领丽人》、《麻辣女孩》、《快乐的庄稼汉》等。这些作品先后在波兰、韩国、俄罗斯、日本、希腊、塞浦路斯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他本人还曾获俄罗斯“阿穆尔之秋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近期,韩志君、韩志晨兄弟正精心打造“新农村三部曲”: 《八月高粱红》、《九月谷子黄》、《十月大豆香》。在国内,他的作品曾五次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两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五次获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四次次获长白山文艺奖,并获“飞天奖”最佳编剧奖、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最佳编剧奖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志君以他的“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1989)、《辘轳·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网》(1993),在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枣花、茂源老汉、铜锁、巧姑、马莲、香草、小庚等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韩志君少年时代品味过家庭的温暖,也备尝生活的艰辛。他历经坎坷,帮助父亲、母亲照料六个弟妹。这一切,给韩志君的性格打下了浓厚的底色——悲悯的平民情怀。一家人于贫寒中的相濡以沫、真诚的情感互助,给韩志君后来的作品提供了温馨动人的情感主题。在田野长大的韩志君还有着强烈的乡村情结,有着对农民群众的热爱。辽阔的东北乡野,是韩志君艺术的一个原点,是他灵感与激情不竭的源泉。从他的作品中,观众与读者能感受到清淳的田园诗情。
1986年韩志君的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随后大连电视台邀请韩志君及其胞弟韩志晨改编这部小说并将其拍成电视剧,这就是《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这三部电视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篱笆·女人和狗》荣获第九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第八届大众“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一等奖;《辘轳·女人和井》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编剧奖、1991年度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东北金虎奖最佳编剧奖;《古船·女人和网》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1992度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东北金虎奖最佳编剧奖。仲呈祥等著名评论家曾撰文指出:“《篱笆·女人和狗》等‘农村三部曲',写的实际是当代农民的心史。”这点破了韩志君的创作初衷。在韩志君看来,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写好农村,就是写好了中国;写好了农民,就是写好了中国人。因为“我们国家实际上是个农民的国度,无论是谁都无法完全割断自己与农村和农民间的精神脐带”。他曾深情地说,“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多数,如果不为他们着想,我们拍电影还有什么意义?关注农民精神世界的变化,为他们向新生活的迈进,提供真善美的精神食粮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观众是爱美的,农民观众更是爱美的,只要把影片拍得美,拍得好看,我不信赢不来观众的心。”他的创作理念是“写人、写心、写魂。”他的座右铭是“一切名言,都是一家之言;一切权威,都非因权而威;一切伟人,都有肉胎凡骨;一切草民,都是血肉之躯。”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
1994年拍摄《雾·海·帆》时,是作为编剧的韩志君的一次重要转型。1995、1996年,韩志君接连创作并导演了电视剧《烽烟飘过的村落》(“冰雪篇”和“风雨篇”)。在此前后,又有《女性世界》(与赵葆华合作,1990)、《特区大亨》(1992)、《越狱女囚》(1993)、《晚安,恋人们》(1997)、《活着,可要记住》(1998)等十余部电影、电视剧本投拍或发表。
在韩志君2000年编剧并执导《美丽的白银那》、2002年编剧并导演《漂亮的女邻居》时,他所着力表现的也同样是影片中生活在农村的马老五和满枝儿们的“心灵史”。前者以渔汛为线索,写出了生活对马老五的教诲,写出了他从自私、刻薄到悔悟的精神世界的自我提升;后者则通过满枝儿在苇子、墩儿、冯丙奎这三个性格、阅历、社会地位等各方面都迥然有异的男人之间所作出的抉择,表现了当代农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精神巨变。可以说,韩志君写的是当代农村妇女性格的历史、情感的历史、心灵的历史。在这两部影片中,韩志君都要求演员坚决地拒绝三腔:话剧腔、电视剧腔、译制片腔,同时还要求他们坚决地摒弃一切东北方言,全部使用普通话。韩志君认为,使用方言,尤其是像有些小品和某些电影、电视剧那样极度夸张和扭曲地使用“东北话”,与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一部作品的地方特色,应当主要靠它的人文内涵和剧中人物的“人、心、魂”,即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现实来体现。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这两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丽的白银那》获第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漂亮的女邻居》获韩国光洲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奖,以及“波兰——中国电影节”优秀影片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此外,韩志君还有多部作品获奖。他的论文《期待涅槃》获全国优秀论文奖;电影剧本《特区大亨》获广电部征文奖。由他编剧和导演的《都市女警官》获第八届长白山文艺奖;他编剧和导演的电影《浪漫女孩》获第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
2005年底,韩志君执导的电影作品《大东巴的女儿》面世。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纳西族风情的故事片,是向中国电影百年献礼的重点影片。我们期待着与韩志君再一次在影片中品味诗意、感受真情。《大东巴的女儿》 荣获2005年希腊——塞浦路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杨梅)、最佳摄影师提名(赵博);获“日本人类福祉奖”;获俄罗斯“阿穆尔之秋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杨梅);获第八届长春电影节最佳新人奖(杨梅)
2007年,他的电影作品:《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第八届中国际歌长春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获“中国人口文化奖”。
主要作品
《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
《古船、女人和网》
《女性世界》《越狱女囚》
《敌后武工队》等。
《美丽的白银那》《漂亮的女邻居》
《都市女警官》
《浪漫女孩》
《大东巴的女儿》
《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
《一座城市和两个女孩》
《酒鬼和他的犟媳妇》
《傻爹和他的俊闺女》
《咱村的白领丽人》
《麻辣女孩》
《快乐的庄稼汉》等。
长篇电视剧《八月高粱红》《雾、海、帆》
《烽烟飘过的村落》(“冰雪篇”和“风雨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