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演出行业协会5日发布《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是行业内首次明确从业规范、设置劣迹艺人惩戒复出程序,为风气纠偏提供了切实方案。
演职人员有了 污点 ,整个制作团队及相关影视作品备受牵累、前途未卜?资本深度干预,为不良价值导向和内容生产模式 唱戏搭台 ?近来,从影视从业者联名抵制抄袭艺人,到 演员疑似代孕弃养 事件引发热议,关于劣迹艺人的争论不绝于耳。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5日发布《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直指行业乱象。根据新规,劣迹艺人将受到协会会员单位1年期限至永久期限的联合抵制,且须在联合抵制期限届满前3个月内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才可继续从事演出活动。
公序良俗就是从艺底线
加强艺人管理,约束行业行为。在全社会普遍遵守的法律底线和演艺人员理应承担的价值导向之间,需要行之有效、监管到位、奖惩明晰的行业自律措施。
近年来,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一直在积极整顿行业风气。从打击 黄赌毒 、瘾君子,到抵制 阴阳合同 天价片酬 ,从 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镜发声机会 ,到约束文艺工作者广告代言工作 限制劣迹艺人参演发声,避免造成对公众的负面引导,意义深远。
演艺人员为维护行业和个人形象,理应遵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只有划底线、立规矩、严准入,才能防范遏制不良风气在社会上滋生蔓延。
当然, 劣迹 范围需要首先明确,失德边界有必要纳入制度和法律框架,社会不良影响应予以针对性 处方 。专家指出,变 应急发文 为长期依据,将有利于推动文艺行业筑起公序良俗的 堤坝 。立正守身,艺坛长青
违反法规道德,当事人却仍以导师身份出镜、说教,挑战公众底线。一些过往的 怪现象 告诉我们,匡谬正俗任重道远,不能仅依靠自下而上的力量发动,更有赖于规程章法、社会认知等一系列的 顶层设计 。
管理办法显示,根据演艺人员违反从业规范情节轻重及危害程度,协会将监督引导会员单位在行业范围内分别实施1年、3年、5年和永久等不同程度的行业联合抵制,并协同其他行业组织实施跨行业联合惩戒。既往的 模糊地带 ,被赋予明晰标尺。
办法同时规定,对符合复出条件的演艺人员,将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向会员单位和个人通报,取消联合抵制措施,并监督引导其参与行业培训、职业教育、公益项目等活动,改善社会形象。
抵制劣迹艺人,零容忍只是开始,帮助演艺人员明确 立正守身,以身作则 的标准,从而以良好的艺德和优质作品维护行业形象,是完善业内监督的更高目标。
我们期待,演艺人员能真正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珍视和维护个人职业声誉,积极树立正面形象。
我们期待,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的监督下,行业自律惩戒能以事实为依据,公平审慎地落实、施行。
我们也期待看到,一批又一批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艺坛长青 (综合新华社电、澎湃新闻等)
3月1日试行不溯及过往
劣迹艺人如何认定?接受举报吗?是否溯及过往?2月6日,记者对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进行了专访。
《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的适用对象都是哪类演艺人员?
管理办法的适用人群是指从事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等各类型舞台艺术演出的表演者,如歌手、乐队成员、唱跳组合成员、舞蹈演员、话剧演员、戏曲演员、音乐剧演员、相声演员、脱口秀演员、杂技魔术演员等。
假唱问题很受大众关注,如何判定是否假唱?营业性演出的范围包括电视晚会吗?
演艺人员在营业性演出中不得以假唱、假演奏欺骗观众 是依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法规所制定,在电视台演播室以外举办的营业性演出活动都属于管理范围。关于是否假唱的判定,将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判罚为依据。有违规艺人怎么发现?接受社会举报吗?
道德建设委员会秘书处负责日常舆情跟踪和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时发现和了解演艺人员违规情形。同时,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的委员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员均在可了解掌握相关事实依据的前提下,向委员会申请对违规演艺人员启动评议程序,评议工作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和相关工作章程办理。由于本办法是行业自律管理规范,适用范围仅限行业内,将不设立社会举报渠道。
行业自律的方式能做到公平公正吗?会不会流于形式,或过于保护行业利益?
协会目前正在完善与管理办法配套的《道德建设委员会工作章程》和《违规演艺人员自律惩戒和复出评议标准》,并报相关主管部门。自3月1日起,对于违规艺人的自律惩戒措施和复出评议都将由道德建设委员会按照相关工作章程和评议标准开展。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中行业内代表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内,且每次评议工作都将采用委员 背靠背 互不干扰的方式进行,力争综合各界代表的意见,做到客观公正。
《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发布实施之前有违反从业规范行为的艺人适用这个办法吗?
管理办法自2021年3月1日正式试行,不溯及过往,之前的相关情况均不适用于该办法。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