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小舍得》热播。该剧以现实主义手法,聚焦小升初这一关键阶段,真切展示当下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焦虑心态,折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内卷化图景。剧中家庭聚会上孩子比拼才艺、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等 名场面 出圈,有不少观众表示这些画面太真实、太窒息,也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比之前的《小别离》和《小欢喜》,《小舍得》将目光投向小升初这一阶段,从题材上把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补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升初实则是家长最容易焦虑的阶段,所谓 鸡娃 就是对这一阶段的部分孩子生动描述概括。天价学区房、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奥数比赛加分等等都是社会热议话题,这些在剧中都有充分展示。作为出身普通但心比天高的 鸡娃 妈妈,田雨岚对孩子颜子悠学习要求极为严格,一心希望儿子考上顶级名校翰林中学。她熟知小升初各种政策,俨然是家长群体里的意见领袖,儿子也成为她维持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重要砝码。而原本主张快乐教育的南俪、夏君山夫妇,甚至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钟点工刘阿姨一家,也在现实压力下不得不走上了培养 鸡娃 的道路。从这个角度看,《小舍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对学校教育功能缺位而校外教育机构过于兴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展示得淋漓尽致,甚至有些黑色幽默的荒诞感,尤其是结合当下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环境,显示出一定的批判性与预见性。
此外,这部剧将教育题材和家庭伦理题材进行了紧密结合,试图将中产子女教育的焦虑感与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关系的变化融合起来,一方面是子女教育的重重压力,另一方面是重组家庭带来的相互攀比,这两种情感往往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双重的戏剧张力。剧中设置了一个大家长式的知识分子父亲南建龙,他在与原配妻子离婚后娶了现在的妻子蔡菊英,田雨岚和南俪这两个原本没有血缘关系且性格迥异的人成了 姐妹 。南俪原本就对 外来者 田雨岚一家心存芥蒂,再加上田雨岚随时想通过孩子来展示优越感,两人之间的竞争一直暗流涌动,直至最后彻底爆发。这种剧情设置颇具新意,透过一个特殊家庭,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心态,也透视出三代人的子女教育问题。尤其是当南建龙因为将唯一一个择数机构金牌班名额给了田雨岚的儿子,让南俪心灰意冷,成人间的矛盾与孩子教育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这种题材叠加的做法虽说在当下教育题材电视剧中也属普遍,但是这部电视剧在处理上更为深入,尤其是张国立饰演的南建龙,将那种隐忍、愧疚的父亲形象演绎得生动感人,他与南俪之间由隔阂到相互理解的情感变化,也为整部剧的压抑氛围提供了一个情感的纾解出口。
从创作上看,将家庭教育与家庭伦理两种题材结合,让两种情感相向而行,自有其优势,比如,当子女教育带来的焦虑感即将爆棚之时,家人间的相互支持、相互慰藉则给人以温暖。而从市场策略上看,这两种题材叠加交织,能收割更大范围的受众,让不同的群体各有所需,但是这种 什么都想要 的做法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处理 话题 与 主题 方面还没有走出套路。小升初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社会教育话题,想要编织戏剧冲突拍出焦虑感并非难事,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电视艺术源于生活还应高于生活,除了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原,更应该起到引领风尚、启迪心灵的作用。面对社会普遍焦虑心态,文艺创作应该通过艺术化的提炼,将儿童教育这个时代 话题 变成引导社会正确对待焦虑的时代 主题 。剧中,作为中产阶级的米桃一家,是最有现实质感和烟火气的家庭,本可以成为剧中承载正确教育理念的艺术主体,但是编导却让米桃父母也加入了焦虑大军,实为可惜。
其次,题材叠加有可能导致创作失焦的危险。《小舍得》最大的特色是家庭教育与家庭伦理的结合,从目前来看,剧中几场家宴最先 出圈 ,主要还是因为观众从大家庭之间的人际纷争、成人间的明争暗斗中找到了共鸣,而孩子的教育问题则被淹没。看得出创作者想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于是编导采用了最简单的办法 将成年人之间的戏剧矛盾张力拉到最大,比如设置田雨岚和南俪之间复杂的关系,两人在职场上也是亦敌亦友,米桃的妈妈同时在两人家庭做清洁工 但这样的巧合实在太多,且人为痕迹较重。创作者将所有矛盾集中在成人身上,儿童面临的真正问题,包括他们在生活、学习、思想上的困境,剧中体现之处了了。其实,这是教育题材影视作品的通病,包括同期的《陪你一起长大》,都是以成人思维拍教育题材电视剧,儿童是缺位的。这样,即使戏剧冲突再夸张,矛盾再激烈,观众们看到的也只是成年人的世界。
儿童教育题材影视作品与现实联系极为紧密,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的输出。因此,它的创作初衷应有两方面的侧重,一方面,通过展示现实社会的普遍焦虑,让成年人从中寻获到某种超越性的价值,纾解焦虑;另一方面,创作不能脱离少儿这个主体,展现儿童特有的童真童趣。如此,才能成为让家长、儿童都接受和喜欢的影视作品。(作者:胡祥,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原标题:《小舍得》:家庭教育题材影视剧创作要有舍有得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