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个人资料

李建平,研究员,男,1969年5月生。毕业于兰州大学,主要从事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领域研究,2014年6月30日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 2015年1月,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首批IUGG会士

李建平照片
李建平照片

李建平​人物内容

李建平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

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4年、1997年于兰州大学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7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1999年5月出站,留LASG工作。

2000、2002、2004年分别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空气资源实验室(ARL)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6年,入选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李建平学术兼职

"国际行星大气及其演化委员会"(ICPAE)委员、

《TheoreticalandApplied Climatology》责任编辑、

《Advances inAtmosphericSciences》编委、

《大气科学》常务编委、

北京计算流体力学研讨会常务编委、

中美极地研究委员会委员、

IAMAS中国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委员、

2010,当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MeteorologicalSociety,RMetS)

兰州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兼职教授。

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兼职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客座教授。

现任国际气候与环境变化委员会(CCEC)副主席(2012-),国际气候委员会(ICCL)秘书长(2011-),东亚气候国际计划共同主席(2009-),IUGG中国委员会秘书长(2007-),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ICDM)委员(2010-),国际IUGG荣誉与嘉奖委员会委员(2010-),世界天气研究计划季风专家组成员(2010-),《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编委(2003-)等。

研究方向

气候动力学、季风、环状模(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可预报性、水分循环、数值模拟与计算等。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1部。

被多次邀请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

科研项目

国家攀登计划项目

国家973项目

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全国优秀博士专项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等十余项。

荣誉及成就

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2005)

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

首届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999)

中国科学院十大优秀博士后称号(1999)

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一等奖(1998)

北京市气象学会中青年科技论文一等奖(2000)

"学笃风正"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1999)

甘肃省气象学会青年气象科技一等奖(1995、1997)等多项奖励。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2010),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2014),IPCC SREX主要作者,首届全国百优博士论文奖获得者(1999),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006),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术成果

(1)系统研究了非线性气候动力学全局分析理论及其应用,得到气候系统全局行为定理,指出气候系统渐近行为是向外源强迫的非线性适应过程,提出气候系统中存在三类时间边界层的新概念,建立了气候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过程理论,并从理论上解决了平衡态的根源问题。

(2)根据全局分析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适合于强迫耗散数值模式设计的算子约束原则,以及大气可预报性单调性原理。

该方面成果在LASG2000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荣获生物地学口第一名中被评价为创新性成果,也被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成果集收录,并被邀请在"第四届国际动力系统与微分方程(DSDE,2002)"会议、第23届国际IUGG大会(IUGG2003)、"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协会(AOGS,2004)"第一届年会等国际大会上作特邀报告。

(3)提出大气环流环状活动带的新概念,由此构造一种新的更好的北极涛动指数,避免了传统旧指数所引起的混淆和争议;提出环状模的物理模型,指出异常Ferrel环流在环状模物理机制中占有的重要角色,为研究中高纬大气环流提供了新的途径。

上述成果得到了国际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给出了认识北半球环流特征的最新观点"、"对于认识和改进本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该成果被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科学展览会选为参展成果将在华盛顿展出(NationalGeographic Society's Science Exhibition in 2005 inWashingtonDC),在2004年被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成就展收录,以及被邀请在"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IAMAS2005)"大会上作特邀报告。

(4)发现前期春季南半球环状模(SAM)和夏季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这一发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非常有价值的预测信号。进一步分析提出了"海洋桥"理论,即春季南半球环状模(SAM)对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影响的可能物理机制是通过印度洋和南海quot;海洋桥"的作用影响东亚夏季风环流来实现的。

(5)发现前冬北极涛动对春季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频率的年代际变化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

(6)提出统一的季风指数理论,以及热带季风的本质是由行星热对流环流是热带季风的"第一推动力"和地表面特性差异所导致的准定常行星波为"第二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7)提出数值模拟中的计算不确定性原理,发现最优步长和最大有效计算时间满足的两个普适关系,给出实现最优数值积分的一种有效方法逐步调?ā3晒?凇吨泄?蒲г涸嚎??2000)上"成果与应用"栏目中及《科学时报》(2001年8月5日)为庆祝国家基金委成立15周年的国家基金项目专刊上作了介绍,并在LASG 2000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荣获生物地学口第一名中被评价为创新性成果。

发表论著

芳贺优里亚
星秀
ryan
星秀
朱慧敏
星秀
杨冬
星秀
大卫·阿丘利塔
星秀
何奉天
星秀
毛加恩
星秀
路人甲
星秀